首页

艾丝夫妻主

时间:2025-05-29 01:41:38 作者:跨越海峡 嘉台何以共赴创新发展之约? 浏览量:19225

  中新网嘉兴5月28日电(黄彦君)1600多家企业与台湾开展经贸交往,累计引进台资超100亿美元,每年有4万人次台胞前来探亲访友、观光旅游,3000多名台胞长期工作生活于此……在浙江省嘉兴市,“两岸一家亲”的情谊在商业、人文互动中愈发深厚。

  28日,以“嘉台同行·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浙江·台湾合作周嘉兴专场活动在嘉兴经开区举行,再次连接起浙台两地的深厚情谊与广阔合作空间。

5月28日,2025浙江·台湾合作周嘉兴专场活动现场。嘉兴市台办供图

  从“相遇”到“相知”,跨越海峡,嘉兴与台湾谱写了怎样的发展故事?

  这是一场久久为功的创业创新“接力赛”。

  “我们的成长有着父辈半生的积累,更有强大祖国给的底气。这几年,嘉兴经开区给企业带来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我们定不会辜负,在这里有无限的可能。”浙江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景辉感慨道。

  时钟拨回1997年。随着台商赴大陆投资热兴起,廖景辉的父亲廖进堃前来长三角地区考察。他看好嘉兴及嘉兴经开区的区位优势,选择在此投资兴业,并前后多次增资扩产。

  “一代”靠打拼,“二代”靠创新。作为“台二代”,廖景辉看重父辈的积累及城市营商环境,视野也更加开阔。“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要当自己的主宰。”为摆脱牵制,他将自主创新的步子迈得更快,带领公司拿下60余项专利,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新时代台商创业的理想篇章。

  父子二人接续创新的故事,在嘉兴并非个例。眼下,当地台商“厂二代”“企二代”挑起发展大梁,站在父辈的肩上,为产业转型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产城人深度互动过程中,不乏“双向奔赴”的温情。

  “有缘千里来相会,第二个三十年,我们还是会继续前行,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浙江一家台资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蔡正雄深情地说。

  走进位于嘉兴市区的嘉兴善益共好公益服务中心,一楼店铺内陈列着各式爱心企业捐赠的义卖商品;二楼的培训空间内,来自嘉职院的老师正在为就业困难人群讲授职业技能培训课。

  这是该公司牵头建设的公益项目之一。2023年9月,在该市相关部门指导下,该公司可持续发展专项基金成立,在生态环境保护、困境儿童关爱和就业帮扶三大领域积极开展公益项目。

  在蔡正雄看来,嘉兴及嘉兴经开区不仅是公司“落地生根的出发点”,更是其“携手共进的好伙伴”,“企业将继续致力于公益事业,担当社会责任,与嘉兴一道成长。”

  创新氛围、优质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制胜关键。嘉兴对台商的吸引力,更在于持续注入的“嘉”速度。

  入选浙江省首批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获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前20强,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4800亿元人民币,实际使用外资保持浙江省第3……一张张“金名片”背后,是该市作为浙江高质量外资集聚地的底气。

  本次专场活动现场,共落实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5.24亿美元。活动期间,该地还将举办长三角台资企业恳谈会、产业链政策专项对接分享会、“青创筑梦”两岸青年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多项子活动,推动嘉台两地各领域交流融合。

  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军表示,嘉兴将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一如既往落实落细各项惠台政策,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嘉兴成为广大台商投资兴业、台青成就梦想的最佳目的地和最佳实践地。(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济南探索大模型深度应用 规划建设“大模型创新工厂”

悉尼2月24日电(记者 顾时宏)2月24日恰逢中国元宵佳节。地处悉尼情人港的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平台大厅和码头露天剧场张灯结彩,喜庆热闹,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春节喜庆气氛。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和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欢乐春节——走进博物馆过大年”活动再次走进澳国家海事博物馆,吸引了约800名民众参与。

世界首位,27岁英国男子从南到北跑步穿越非洲大陆

进出口货运量1475.81万吨,同比增长12.24%;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6911列,同比增长16.5%……这一年,开放的阿拉山口表现如何?可以从这一组组数据中找到答案。

网传内蒙古杭锦旗发生学生打架事件 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的悬空寺景区春意日渐浓郁。山脚下、半山腰,一簇簇山桃花次第开放,粉色的山桃花与苍松翠柏竞相争艳,水流潺潺,在落差地倾泻而下,形成瀑布,吸引游客拍照留念。

中俄海警举行2024年联合演习

深化“种业之都”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围绕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四大种业,加快推动通州区、平谷区、延庆区种业创新示范区和昌平区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围绕露地蔬菜智能化自主移栽、番茄自动采摘、生猪智能精准饲养等关键环节,打造一批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浙江文化观察:城市为何需要文旅融合新空间?

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文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文化的入侵,传统的中华文化一度无法应对世界变局,中华文明一度面临断裂危险。危亡之际,如何赓续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文明的旧邦新命,成为近代爱国仁人志士勠力求索的命题。在各种主义和主张的尝试相继失败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人民拿起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近代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华文明有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有着让中华文明重焕新生的思想伟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